生态女性展览“无形之中”Top3
Yanting Huang
1997. 中国
艺术家专访节选
自线上虚拟展览结束以来,浮岛艺术一直和艺术家保持着联系,由于行程原因非常遗憾雁汀不能到米兰参加展览开幕,我们通过多次的线上交谈,以作品创作为核心点展开讨论,现将部分交流内容作为分享。
韩子昕:很开心您能参加这次由在浮岛艺术举办的展览,祝贺您成为最受欢迎的艺术家之一,方便分享一下您的艺术生涯吗?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您的创作。
黄雁汀:我的艺术启蒙来自于家庭熏陶。在本科期间我学习的是衍生产品设计,它基于商业与外部约束,是对已有的艺术与文化进行发散性设计。选择出国留学一开始其实只是想要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突破原本的舒适圈。艺术家是在我来英国以后的选择。在英国读预科时接触到了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这与国内的应试教育非常不同,它更倾向于不妥协的自我表达。这种“声音”正是当代社会中所缺少的。所以我选择当一名艺术家,并基于我对现代社会中环境问题和女性问题的直观感受进行创作,激发人们的同理心,使更多人关注到这一类问题上来。
韩:在中国和英国两所高等艺术学府的学习过程中是什么因素让您决定成为艺术家和策展人的角色?您是如何区分两者的关系?
黄:之前我提到过,艺术家是在我来英国以后的选择。在我看来,如果说艺术是来自艺术家内心的“声音”,那么策展则是使这种“声音”得到广泛传播的媒介。艺术创作更偏向于艺术家本身的感受出发,以感性思维去表达。而策展则更偏向于宏观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策展并不只是空间的设计和作品的展示,更是凸显策展人批判性思维以及对当代议题的探讨。我策划的展览也是我艺术创作的一部分,也是为了更好的为环境与女性发声。
韩:获得此次生态主题展览“无形之中”最具影响力奖,您有什么想法?您一直致力于生态与女性方面的研究,您是如何看待展览和这次投稿作品之间的联系
黄:当然是非常高兴能有这么多人关注到我的作品咯。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观点的表达,当然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关注与思考。我研究的生态女性主义艺术与本次展览中的“三重生态学”理念不谋而合,它们都批判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二元分离的观点。本次投稿的作品更是用蜡烛的燃烧来诠释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回答此次展览抛出的问题“为什么这三者无法分割?”。当“人类社会和谐”燃烧殆尽,“自然生态”也将面临被毁灭的威胁。这也代表着人类与自然不可分割互利共存。
韩:在您的影像作品使用了蜡烛燃烧、叹息等素材去表达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为什么又选择制作燃烧图像这一系列,图像和视频作为两种不同的形式您是怎么考虑的?
黄:与其说它是图像,不如说它是一句话,一句艺术家内心的表述。将视频浓缩成一个强有力的名言,来告诉人们自然与人类互利共存的关系以此来警示观众破坏生态所带来的危害。
2022年6月于伦敦和米兰
展出作品
2022年6月28日至7月4日
Galleria Antonio Battaglia
策展人:韩子昕、王思华